你尊重别人,为什么别人没把你当人看,因为你不懂这5个人性

爱文胸黑客业务网2022-11-1745

遇到周末有空时,我常常会和公司里一些关系较近的员工在一起吃饭、闲聊。一次,大家聊到了“尊重”这个话题上。有一位年轻的员工说道:

“周总,您经常对我们讲,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混出点名堂,除了个人能力外,还要注意搞好人际关系,好人缘,首先来自于对人的尊重。但我发现一种现象,有些人,你越尊重他、在乎他,他越不把你当人看,对你不屑一顾。您说,这怎么处理?”

喝酒聊天

也许是这个话题引起了另外几位员工的共鸣,于是大家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众说纷纭。对于“尊重”这个问题,我用玫瑰花作为例子,来阐述我的观点和建议。

一、什么是 “尊重”?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欣赏和肯定,是人的天性。“尊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尊重”应该包含以下这三层含义:

1、懂礼节、待人有礼貌

(1)礼貌待人体现出了一个人的涵养。

例如:别人给你帮了忙,你真诚地对别人道一声“谢谢!”

(2)“懂礼节”意思是:懂社交礼节;认可和重视别人的风俗、习惯,不冒犯别人的禁忌。例如: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懂礼节

2、在待人接物的举止上,对人恭敬

展开全文

例如:你跑到领导办公室,找领导谈事情,若不敲门就横冲直撞,这是对领导的不恭敬。

3、对人说话,柔和、亲切、客气

假如,你以恶狠狠的态度对老人吼道:“你这个老东西,走路怎么这么慢吞吞地,挡住我的路了!”。你这样对人说话,就谈不上尊重。

二、你越尊重别人,为什么别人越不把你当人看?

1、带刺的玫瑰

红玫瑰妖艳、魅惑;粉玫瑰美丽、清纯;蓝玫瑰梦幻、高贵。但玫瑰再美,也是有刺的,当人伸手去摘玫瑰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被刺伤,所以青年男子经常用“带刺的玫瑰”来形容美丽、有个性的女子。

带刺的玫瑰

在职场上,人们也经常用“带刺的玫瑰”来比喻人,被比作“玫瑰”的人,一般是个性鲜明、自我保护意识强的人。他们不喜欢别人轻易接近自己、冒犯自己,否则他们会利用自己身上的“刺”去回击别人。

2、从玫瑰花身上,我们应该悟出什么道理?

你若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就需要了解以下这5个人性:

(1)你要对别人有价值

男人若把女子比作“玫瑰”,首先说明这位女子漂亮迷人,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对男人来说,有欣赏价值。

在职场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若希望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就需要能给别人带来好处。例如:领导能为员工升职加薪,员工自然愿意尊重、拥护和服从这位领导。

职场上的利益交换

在社会上混,讲究的是实力,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你首先要让自己强大起来,对别人有价值。无论是背景、还是能力或者资源等,都属于你的实力。

(2)你要懂得自尊自爱

在职场上,懂社交礼仪,尊重领导和同事,这是应该做到的。但是我们不能将“尊重”理解为委屈自己、奴颜婢膝地取悦、讨好领导和同事,“不卑不亢”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

人的地位有高低之分,学识有多寡之别,但人的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不能因为自己的出身没有别人优越或者身份没有别人显赫,在别人面前就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总是替别人着想,只图别人开心,而出卖自己的人格、践踏自己的尊严,是不自爱、不自尊的表现。别人对你冷漠、鄙视,你却像舔狗一样地谄媚,让别人怎么尊重你?你的卑微只会让别人更加傲慢,你的懦弱和逆来顺受,只会招致更多的羞辱。

被同事当众羞辱

(3)尊重并不是相互的

我们平常讲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这只是一种意愿而言,世上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你尊重了别人,别人就一定要尊重你。太重感情的人、把什么都当真的人,最后都被伤得体无完肤。

在职场上,我们常常会看到某位领导在位时,前呼后拥、威风凛凛,当这位领导退居二线或者下台后,去找原来的下属帮个忙,都没有人搭理。这位领导气得浑身发抖,大骂“世态炎凉、人情冷漠”。

其实,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呢?你在位的时候,别人尊重你、拍你的马屁,甚至对你顶礼膜拜,尊重的对象并非完全是你这个人,更多的人尊重、敬畏的是你当时的位置,说透彻点,尊重的是“利益”。

尊重的是“利益”

(4)你自己身上要有玫瑰般的“刺”

带刺的玫瑰,尽管娇艳诱人,但因为身上有刺,所以让人不敢随意轻薄。在职场上,你可以观察一下,那些偶尔发点小脾气的人,反而没有人敢随便招惹。

有的人搞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尊重”,生怕得罪人、惹别人不高兴,影响到人际关系,别人做错了事,甩锅给他,他却忍气吞声、替人受过。

正如成熟的稻穗总是低着头一样,做人低调谦逊,是一种尊重别人、自我谦虚的姿态,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处世智慧。但“谦逊”不等于没有底线的卑微和屈从。

当别人伤害了你或侵害了你的利益时,该说“不”就要坚决说“不”。所谓的宽容、大度和谦让,都是有特定条件的,不是教条。

学会说“不”

(5)不能让别人太了解你

人和人之间,太了解就会产生轻视的心理,这是人性。假如你有见不得人的事或者不堪的经历,让别人知道了,别人就会从内心鄙视你:“你看起来道貌岸然、为人正派,原来你是这么个东西,根本不值得我尊重!”

你的这些糗事,还是别人害你、整你和扳倒你的把柄,所以在职场上,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适当的神秘性。

我把500篇干货放在公众号“江湖见闻录”了……

一、为什么你对别人越好,越没有人把你当回事?

成年人的社交潜规则就是,只有当你把自己当回事,别人才会把你真正当回事。

成年人的社交潜规则就是,只有当你把自己当回事,别人才会把你真正当回事。

作者:muye;主播:李鑫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

你对一个人越好,越主动,越不会被重视。

你姿态越低,越是去迎合别人,活得越卑微。

你脾气越好,越是好说话,越是受人欺负。

你有没有想过: 为什么你对别人越好,越没有人把你当回事?

善良无尺,会伤到自己

在《英国那些事儿》上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

俄罗斯的一个小镇上,默罕默德·沙文沙昂开着一家杂货铺。

8年前,一位非常拮据的老人拿着几枚硬币,到他店里想买一块最便宜的面包。

默罕默德深受触动,不仅将面包免费赠送给了老人,还决定免费向老人发放优惠券。

这样既能解决老人的温饱问题,还能照顾到他们的尊严。

后来,默罕默德将优惠券扩展到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而一场风暴也正在暗自涌动。

因为供需量太大,即便默罕默德再怎么努力,难免有供不应求的时候,那些没有领到面包的人,就会站在他的杂货铺前破口大骂。

一次,因为送货的面包车在半路坏了,没能及时送到店里,几位愤怒的“顾客”砸开了店门,默罕默德两个年幼的女儿也遭到了“顾客”的辱骂和威胁。

展开全文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你若好到毫无保留,对方就敢坏到肆无忌惮。

漫画家几米有段话,说得尤为扎心:

“有一天你会明白,人不能太善良,因为人们只会挑软柿子捏。如果事事都太大度和宽容,别人也不会感激你。过分善良会让我们丢失自己的价值和尊严。”

人性都有阴暗面,当你付出一点时,别人会感激涕零,但当你倾其所有时,别人就会不当回事。

你的善意,在忘恩负义的人面前,只会变成变本加厉索取的途径。

善良,永远填不满欲望的沟壑,远离不懂感恩的人,才是最智慧的活法。

太好说话,会活得很累

白岩松曾说过一段话,戳中了很多人。

“为什么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一回事儿,因为你太好说话。什么事情,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一要你就给。”

这个世界上,活得最疲惫的,往往都是那些心太软,不懂拒绝的人。

活得通透的人,往往更喜欢直截了当地拒绝他人。

作家汪曾祺偶然认识了一个痴爱文学的青年,青年多次到汪曾祺家中拜访。

为了能每日聆听教诲,青年索性搬去了汪宅居住。

汪宅不大,青年就蜗居在逼仄的地下室,每天一大早就举着牙刷去敲汪曾祺的门,让汪曾祺指点稿件。

汪曾祺虽有意帮助青年,可青年写得东西实在不行,既没有才华,也没有天赋。

在被多次打扰以后,汪曾祺终于忍无可忍,严厉地下了逐客令。

一天早晨,青年又举着牙刷上楼敲门,汪曾祺打开门,堵在门口说:

“你以后不要再来了,我很忙;你不可以在外面说我是你的恩师,我没有你这个学生;你今后也不要再寄稿子来给我看。”

说出了这些话虽然场面十分尴尬,但汪曾祺也因此过回了清净的生活。

面对他人的索求,如果你无底线的选择接受,就会长期深受其扰,身心俱疲。

但如果你狠心一点,就会换来更舒心的生活,找到更轻松的状态。

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经历:

你是学英语的,就会有人找你翻译论文,你是学中文的,就会有人找你写演讲稿;

你出国旅游了,就一定会有人找你代购东西,绝口不提钱的事;

一定会有人苦口婆心找你借钱,说尽好话,让你感觉不借就不好意思......

最可怕的是,即便你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最后依然会勉为其难的点头答应。

你从来都不敢拒绝别人,也害怕得罪别人,拒绝的话从来都说不出口。

可是,你顾及这个,顾忌那个,谁来顾忌你?

真正好的关系,从来不是一味的迎合真正值得交往的人,也从不会毫无顾忌的打扰你。

从今天开始,别太好说话了,一段不断消耗自己的关系,不要也罢。

只有学会拒绝,有底线有原则,不做老好人,你的生活才会过得舒心。

脾气太好,会委屈自己

一位心理咨询师接待过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女大学生。

女大学生性格很好,脾气温和,从来都不发脾气。

所以,室友都觉得她好欺负,做任何事都全然不顾她的感受。

经常在深夜打电话玩电脑,影响她的学习和睡眠。

尽管她心里特别不爽,但从来都不会表现在脸上,久而久之,室友越发变本加厉。

她自己的情绪也积压的越来越多,最终患上了严重的 抑郁症。

有句话说得好:“和尊重一个好脾气的人比起来,人们更容易尊重一个会发脾气的人。”

就像早年间大家都很熟知的,西安女硕士盘坐奔驰车顶维权事件。

好言好语沟通无效,愤怒爬上车顶大闹,结果最后问题迎刃而解。

生活中,很多时候,往往对好脾气的人极不友好,而对浑身带刺的人充满善意。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破窗效应”:

如果一间屋子窗户破了,没人去修补,不久后其他窗户的玻璃也会被人打破;

如果一面墙出现涂鸦,没有及时清理,很快墙上就会被乱七八糟涂满东西。

做人也是如此,一个人试图冒犯你时,如果你没有及时制止,他就认为自己是对的,以后就会更加肆无忌惮。

而如果你及时制止了,他就会忌惮你,在做出同样举止之前,会先思忖再三。

心理学家武志红有句话说得好:“当别人感知到你是一个不好惹的人时,你反而容易得到尊重,最后也容易收获好的关系。”

从今天起,别再委屈自己了,要学会做一个不太好相处的人。

你不必扎人,但身上必须有刺,只有当你带着锋芒面对这个世界时,世界才会变得温文尔雅。

看过这样一句话:“别人不把你当回事,归根结底,都是从你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开始的。”

成年人的社交潜规则就是,只有当你把自己当回事,别人才会把你真正当回事。

当你发脾气时,周围人反而变得和颜悦色了;

当你果断拒绝别人以后,对方反而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了。

身上有棱角的人,在人世间行走,才能更顺遂、自如。

作家毕淑敏说:“好好爱自己,是简单朴素的常识。”

点个在看,无论任何时候,都应该先学会爱自己,再去爱别人。

或许你还想看

把你翘起的腿放下

永远不要把一个人逼成垃圾人

高情商的人是怎么拒绝别人的?

懂得摆脱学生气的人,早就成功了

成年人最大的自律,是克制自己的反驳欲

格局大的人,遇破事不纠缠,遇烂人不计较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二、“我把你当闺女,说说你都不行吗?”“婆婆,我妈不会抱怨我”

导读:作为婆婆,如果真把媳妇当女儿,就不会把对她的好时刻挂在嘴上。

01

很多女孩子在结婚前都担心过如何与婆婆相处,在电视中见识过婆婆的恐怖,也在已婚人士口中听了诸多婆婆做的奇葩事。

可是当恋爱后,也听过男朋友的大肆吹捧,诸如:“我妈不是传统的人。”“什么年代了,电视的那种婆婆都是演出来的。”“我妈说,等我结婚了,她可不参与咱们小家的事,我幸福了就是她幸福。”

边说边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无不再宣扬“我的母亲是最好的。”

而很多婆婆在第一次见到可能是未来儿媳妇的女孩,都会拉着手,嘘寒问暖,想吃什么就说,阿姨给你做。那一刻,婆婆是真情流露,女孩子也心生暖意,庆幸自己有个好婆婆。

可是结了婚后就变了,那个曾经慈祥的婆婆,不知怎么就变成了令人厌烦的“容嬷嬷”。

只要为你做一点事,就喋喋不休的让你念着她的好。而且给她机会,她就会直接对你指手画脚,掺合你的生活。还美其名曰把你当成女儿才管你。

展开全文

02

婆媳之间表面看似平静,实际暗藏汹涌。私底下都抱怨不已。这是很多家庭都存在的问题。

要说谁对谁错,哪能分得清。对对方的指责和挑剔也可以理解。也许最不应该的是婆婆说把你当女儿,你就真的毫不客气,把她当亲妈使唤。

她为你所做的,不是因为爱你,而是爱她的儿子。

要知道除了自己的父母,别人对你的好,都是要讨回的。

还记得电视剧《双面胶》,也有过这样温情的桥段,海清饰演的上海女孩丽娟嫁给“凤凰男”亚平,结婚后过着幸福的生活。

婆婆来到家中后,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熬夜给浅色沙发做沙发套,甚至连丽娟的内裤都给清洗,简直带给了丽娟满满的感动。

最后,矛盾升级,闹的不可开交。

能有这样的结果也许就是丽娟一开始把朴实慈祥的婆婆当成亲妈一样无所顾忌,才引起了婆婆的不满。

03

作为母亲,为自己的孩子付出,是无怨无悔,掏心掏肺的,对别人的爱也许是真的,但至少是需要回报的。

我们只有在自己父母面前才可以任意地撒娇。

别人的爱,我们不能踏实的享受,因为需要偿还。

只有把别人对自己的好记在心里,礼尚往来,感情才能长久。

媳妇虽然委屈,并没有和她起过冲突。

直到一次公公生病,儿媳跑前跑后,婆婆才发现儿媳的好。

以后婆婆对媳妇的态度改变了,两个人相处像母女一样。虽然开始经历了一些不快,好在有了和解的一天。

这位婆婆在节目中诚恳地为以前的所作所为致歉。而媳妇也大方的表示,事情没有那么严重,都是一家人。

只是很多婆媳一辈子都没有迈过这个坎,有的像仇敌一样,有的表面过得去就可以了。

04

也许媳妇一进门真心实意的付出,并没有得到温情的回馈,慢慢的也就寒了心。也许婆婆遇到了不懂回报的媳妇,就多了怨言。两个人总是无法融恰的相处。

倘若都像节目中的婆媳,顿悟了一些,为了共同爱的人,作出一些退步,发现对方的好,以后的生活就和谐了很多。

婆媳,本就不是一家人,硬挤进一扇门,完全得靠后期感情的培养。

一个婆婆想以母亲的姿态来要求儿媳,但愿真的把儿媳当成女儿对待,如果只是打着为儿子好的旗号,反而扰乱了小两口的生活,得不偿失。

很多婆婆越过界限管的太多,遭到反驳后,还要摆出长辈的姿态,“我把你当闺女,难道说说你都不行吗?”

其实谁心里都清楚,假若真当女儿看待,反而不会抱怨那么多了。

而做媳妇的想要在婆家受到尊重,首先也该自重,没有谁应该为你做什么,别人所有的付出,都需要你同等的回馈。

05

不少人都在抱怨婆媳关系难以相处,但是在我们周围依然有不少婆媳关系不错的家庭,而在这些家庭里,婆媳之间都有大致的相似之处。

不管婆媳有没有住在一起,首先婆婆不以长辈的架势去要求儿媳太多,要明白现在的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想法,其次也不以一家之主的态度去使唤儿媳,或者以过来人的身份自居,去干涉儿媳及儿子的婚姻;最后儿媳对婆婆好,是孝顺,也是心意,但是婆婆别把儿媳对自己的好当做理所当然,甚至趾高气昂的去嫌弃儿媳做得不够好。

相对应的,儿媳要孝顺婆婆,但是别挑剔婆婆做什么,两代人有意见不合之处是常态,若要事事计较,家庭必将乱糟糟;婆婆对儿媳好,儿媳应当心怀感恩,那就算是你亲妈,对你的好都应该感激,而不是将婆婆对你的好视为本该如此;婆婆的脾性不能如儿媳心意,儿媳应该理解,毕竟你自己也不是一个事事能做得完美的人。

两个在年龄上本就有代沟的女人,因为共同爱着的一个男人,成为一家人,有矛盾和不和之处在所难免,身为中间人的儿子和丈夫,理应起到润滑的作用,让妻子和老妈的关系越来越好,而不是遇到问题就逃避或者一味的偏袒某一方,使得矛盾恶化。

最后,婆媳本就没有血缘,想像母女一样,实属不易,只有双方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使家庭稳定。

三、你越善良,别人越不把你当回事儿,现实令人心寒

人之初,性本善。从小到大,父母总是教导我们要做一个好人,要善良,要诚实等等...最初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也都是善良的,都是能够将心比心的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但是,后来渐渐地才明白,一味的善良,是最容易吃亏容易被人伤害,甚至被欺负的。

1. 太好说话

什么事情,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一要你就给;什么错误,你都会原谅;什么伤害,你都能接受。要知道:有的人习惯了得到,便忘记了感恩;习惯了你的坚强,却忘记了关心;习惯了你的大度,便忘记了收敛。善良总没错,但得分跟谁。总是替别人着想,谁替你想过你的感受。珍惜眼前的人,做好眼前的事遇到爱你的人,学会感恩,遇到你爱的人,学会付出。碰到骗你的人,绝不再信;碰到耍你的人,绝不再见。

2. 善良不是委屈自己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是现实生活中,真的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并非都是真的这样。善良有着最美好的初衷,但最终的结果却不一定都充满温暖善意。心怀善良的人,也可能承受被善良伤害之后的委屈。对人好是良知,为人善良是本性,但人心难测,世界之大,什么人都有,要学会对对的人做善良的事,而对于有些人的要求要学会适当的推托,而不是一味的答应,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人。真正的善良,从来都不是委屈自己。明明受了伤,还要满足他人的需求,放弃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其屈意迁就对方,不如正视自己。

3. 善良不是傻

做人其实很简单,你对我好,我会对你更好,人心换人心,你重我就沉。善良不代表傻,厚道不代表笨。致所有善良、没心眼儿的人,谁都不傻,只是不说而已。

心寒事儿善良令人别人

上一篇:职场和人掏心窝的后果:你把别人当朋友,人家当你傻

下一篇:幽默笑话:你又想把赠品给你父母当新年礼物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